当亲朋离我们远去 _天津天空心理咨询中心
拨号


联系我们

电话:022-27830790

传真:022-60552750

邮箱:skyxinli@vip.163.com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吴家窑1号路2号

症状心理

当亲朋离我们远去

发布于:2017-06-08 12:38:33 点击:2486次

    生活中每个人身边都会有亲人和朋友不断地离去,为此人们时常被迫地经历着告别:或是一场无情的车祸突袭,或是病魔的降临……当一切都不可挽回时,你该如何面对呢?
    首先,我们要说一说“死亡”。
    在我们的生活中,或多或少的总会经历一些死亡事件,亲人、朋友、邻居、同学……在小孩子的眼中,丧礼是很热闹的,所以对死亡事件的体验并不是特别深刻。但是这些死亡事件,特别是家人的死亡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以致于会影响到了整个人生,甚至很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和职业选择。
为什么说死亡对每个人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这就要从死亡恐惧的广泛性说起了。 
    我们从年龄上来看。可能很多人都认为,对死的恐惧只会发生在老人,最多是中年人身上,因为这样的人群更接近死亡。其实儿童从很小就开始有死亡的意识,可以说,个人的发展就是克服,应对死亡恐怖的过程。死亡的意识一直都在我们意识的边缘活动。我们无时无刻没有死亡的意识、恐惧和焦虑在相伴。说道儿童就有死亡的意识,可能会让人有耸人听闻之嫌。死亡其实始终会搔到我们的痒处,我们对死亡的态度会影响生活和成长的方式,也影响我们衰老和生病的方式。
    我们来看个例子:
    一个还不会讲话的孩子,一天看到一只小鸟从树上掉了下来,静静的躺在地面。他静静的看着小鸟,示意父亲把小鸟放回树上,但是小鸟又掉了下来。后来,小孩又观察到树叶落下来,他又让父亲把树叶放回去。
    可以说,人类在很小的时候,甚至还没有发展出语言功能的时候,已经有了死亡的意识。
    有一个古老的话题。就是父母很害怕自己的孩子问:“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一个关于性教育的问题。现在各种媒体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很多,大家也有了各种各样的对策。可是,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孩子对死亡的恐惧的表现。也就是说,孩子在问自己是从哪里来之前,是因为想知道自己会到哪里去,也就是死亡的归宿。
    说道这里,想到佛洛依德的泛性论和阉割焦虑。性是什么?性的意义是,生命的延续。生殖上的延续是人们对抗死亡焦虑的一个亘古的防御机制,用来否定死亡,否定生命的全然结束。
其实,孩子有时候也会直接问父母关于死亡的问题。对于这样的提问,父母体现了更多的不适和焦虑,较之于性。毕竟,性,这个话题是现在大家谈论得比较多,也是比较关注的话题,所以在有了很多的正确的科学的认识后,很多家长已经不认为这是一个难以启齿的问题,或者说,性至多是关于羞耻的一个话题。
    而对于死亡的话题,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是更深入的一个话题。人类几乎都是在对死亡的逃避中度过一生。所以这也成为了一个避而不谈的话题。而其中的焦虑是可以让孩子清楚的感受到的。所以,本来只是有死亡意识的孩子,在和父母的这样的对话中,给死亡赋予了焦虑的色彩,从此,死亡就带上了可怕的外衣。
    所以,现在的媒体花了很大的精力去讨论性教育,而从来没有想过要进行死教育。其实这是一对问题,一个是问“我从哪里来?”,一个是问“我要到哪里去?”和性教育一样,这本不是什么问题,就是因为父母的顾虑,刺激了孩子的好奇;对于死,父母的焦虑传递给孩子,越是不谈,越是让孩子觉得可怕。
死教育很重要,甚至比性教育更重要。
    黑色代表的就是死亡。而以黑为底色,所以的颜色都显得更为鲜艳,更为明亮。所以,时装设计中,也有黑色是永恒色,是永远的时尚,永远的流行的说法。同样,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一样。不错,死亡的确是代表了生命的结束;但是,对死亡的思考,却能使我们的生更加的鲜艳。
    我们要看死亡的焦虑有多么的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从这个题目来看。“当亲朋离我们远去”,为什么说是“远去”,而不是直接说死亡?这明显的体现了对死亡的否定。想想,当我们的亲人死去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怎么来表达?“走了”,“没了”。当朋友问起时,我们会说:“哦,他已经不在了。”当孩子问起的时候,我们会说:“爷爷出远门了”。
    丧失这个词,则是专业人员的否定。为什么说是丧失?也有说是“居丧”,或是“丧偶”。丧字怎么解释呢?佛洛依德的局限性就在于对死的回避。佛洛依德是以深挖根源为特点的,但是当他遇到死亡的时候,却突然戛然而止。当然,这也无可指责。因为死亡恐惧实在是随处可见,谁都躲不过去。越是追求成就的人,死亡焦虑就越重。
人们企图以不用的形式来延续自己的生命。而女人则是通过保养青春来克服死亡恐惧。
    海明威有本著名的小说,叫做《丧钟为谁而鸣》。这个题目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我们思考。当我们的亲朋好友死亡的时候,我们会悲痛,我们会去哀悼。但是,究其根源,我们哀悼的是谁?是死者,还是我们自己?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正是为你而鸣。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亲友的死,常常会让我们想到我们自己的死。
   “我们和死去的人共组成一个‘我们’,在这个‘我们’中,透过这个崭新而十足的生命的特殊力量,使我们鲜明的觉察自己也必须死……我和这个人形成的共同体突然中止,而这个共同体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我自己,我感受到死亡就在我自身存在的核心。” 
    共同体的这种说法很有意思。因为人总体来说是无法忍受孤独的,所以我们需要和周围的不同的人形成不同的共同体,所有的共同体组成拉一个完整的自我。当一个或一些共同体突然中止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的一部分死亡了。
   总而言之,死亡是我们一定会经历的事件,死亡也一定会带来伤痛。不要妄想通过什么办法来容易的度过我们的“丧失事件”。这虽是伤痛,也是我们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契机。成长伴随着伤痛,主角却永远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