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应对食盐抢购的群体心理恐慌问题_天津天空心理咨询中心
拨号


联系我们

电话:022-27830790

传真:022-60552750

邮箱:skyxinli@vip.163.com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吴家窑1号路2号

症状心理

合理应对食盐抢购的群体心理恐慌问题

发布于:2017-06-08 12:38:33 点击:2633次

恐慌心理,是指人们在面对想象或现实的威胁时所产生的特定心理反应,并且大都会促成一些不良的群体事件或行为。在危机事件中,人们不合理与不合作的行为反应,就是典型的群体性恐慌的心理表现。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威胁性的突发性公共事件,往往是引发群体性恐慌心理的重要原因。如前些年发生的非典、甲型H1N1流感等波及范围较大的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新近发生的日本地震及核泄漏安全事件,就导致相当程度的群体性恐慌心理发生。近日内地掀起的食盐囤积狂潮,也与群体心理恐惧有着直接的关系。群体心理恐惧所导致的恐慌行为,往往都是没有必要的过度反应,其造成的社会秩序负面影响远比事件本身严重。

 

我们把突发性公共事件引发群体性恐慌的原因归结为以下两点:

 

  第一,突发性公共事件对人们具有可能的危险性和威胁性。只要有可能对人们的生命、财产或利益形成威胁,就有可能引起恐慌心理。近日发生在日本核泄漏事件让民众不由自主的联想到发生在美国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发生的严重事故,以往的经验会引起人们正常的防御行为,但是这些信息一旦经过社会舆论与不良暗示结合引起的放大,就极易引发群体性恐惧,其心理扩散甚至会波及到事件影响较小的地区。

 

  第二,突发性公共事件往往伴随着大量不确定或模糊信息的广泛传播,如流言和谣言等。这样的传播会导致人们对于危险性或威胁性的错误评估,尤其是对于危险性和威胁性的放大评估。而在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时,由于秩序可能会陷入混乱,致使信息传播的混乱和不畅通,往往会导致个体环境控制感的丧失。一旦处在自己不能控制和预测的环境中时,恐慌心理就会油然而生,目前全国范围内引发的食盐囤积风波,实际上就是人们通过这种行为来补偿由于环境的不可控制而缺失的安全感。

 

  恐慌心理是人们进行自我保护的本能心理反应,相关行为的发生是正常的。但是,过度的恐慌反应,常常会导致比事件危害本身更为严重的消极后果。经验显示,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许多损失可能并非事件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人们的过度恐慌导致的。

 

  天空心理咨询专家郭晓凡提示,应对与控制群体性恐慌心理的渠道有多种:首先,要求政府与社会舆论媒体准确、及时、权威的信息披露,这对降低恐慌情绪有重要作用;其次,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掌握解决危机的策略,可以有效的消除因突发事件引起的恐惧情绪。以日本为例,由于日本是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的多地震国家,政府与社会十分重视对民众的防灾减灾教育,因此我们看到了,在里氏9.0级的超强地震发生后,日本民众仍能够保持相对良好的应对心态与秩序。由此可见,我们应通过多种方式向人们宣传普及避免事件危险和危害的相关知识,这样有助于最大限度的减少由于普遍缺乏避险知识而导致的心理恐慌与秩序混乱等一系列问题;最后,在必要的时刻,我们要采取专业的心理干预技术和措施,引导大众在应激状态下接受现实,平复心态,客观的评价目前面临的问题。这对于个体与群体恐慌心理的消除都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