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感受快乐的“不倒翁”_天津天空心理咨询中心
拨号


联系我们

电话:022-27830790

传真:022-60552750

邮箱:skyxinli@vip.163.com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吴家窑1号路2号

子女教育

1-3岁,感受快乐的“不倒翁”

发布于:2017-06-08 12:38:33 点击:2383次

      1岁以后的宝宝,开始蹒跚行走。他们摇摇摆摆、憨态可掬的样子,被家人戏称为快乐的“不倒翁”。除此之外,他们在语言和情感表达、自我察觉上,都会像“不倒翁”那样,时而瞻前顾后,时而跌撞前行,在摇摆中被父母关注着、引领者。

 

关注宝宝外部的脑——触摸

 

      1岁以后的宝宝站立起来了,由井蛙观天到左顾右盼,这个琳琅满目的世界让他们内心涌动着好奇和探究的欲望。

 

       那个低矮的茶几上,他不再满足于随意地抓吃糖果,而是肆意地抛撒爸爸的香烟与茶叶;他不再满足于“看”电视、“听”音乐,他要亲自控制一下电视里人物的出现与隐藏(藏猫猫),去感受“听”得见与“听不见”的操纵乐趣;当然,他也会对妈妈一再提醒的“烫”、“电着你”、“冻手”这样的警示耿耿余怀,于是,他会趁妈妈不注意,偷偷地摸摸开水壶的外壳,结果细嫩的手指被烫的通红,他委屈的大哭着,寻找妈妈的帮助;他一直观察着影视墙下面那几个黑色小洞洞,为什么插上一根长线,电视里就会出现他喜爱的灰太狼和喜洋洋,没有线插进去时,它们就会去“睡大觉”。每当他好奇地凝视着那几个小洞,妈妈就说:“好宝宝都不摸那几个小洞,里面有电,会咬你。”他真想用手指把那个叫“电”的东西捅出来,可是妈妈看管的太严。哎,怎么才能得逞呢?

 

      婴幼儿的感觉运动是智力的起源。宝宝的亲手触摸会让体验物体的柔软与坚硬,温暖与冰冷,尖锐与笨钝,粗糙与细腻等,并从感觉中留下深刻的分辨记忆,这个记忆痕迹与语言有机的契合,促进宝宝思维的发展,增补其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共情建议:

 

     对宝宝触摸中的无知和危险,一个足够好的妈妈要给予一个温暖的共情。对于那个被烫了手指而委屈大哭的宝宝,妈妈要可怜地说:“宝贝,手被烫了,很痛是吧?妈妈也很心痛。”同时教给宝宝,摸什么东西都要学习由远慢慢地靠近,尝试着能够用手去摸或拿时再去做。这时只是一味地批评或指责宝宝,只会使宝宝很茫然,可能还会出现心理的逆反或行为的退缩。

     对于那个总想捅电插孔的宝宝,则需要妈妈试探着说出宝宝的想法,赞许宝宝的想象力。保护他们的奇思异想,就是保护了他们的创造力。当然宝宝很小的时候,他们没有能力识别与抵抗随时随刻到来的危险,妈妈只有尽力把环境改变得更加安全。

 

 

关注宝宝变化的情感——表达

 

宝宝的情感首先是通过妈妈来调节的,妈妈丰富的面部表情伴随着语调变化,给了宝宝多彩的情感世界。

 

共情建议:

 

      1岁以后,宝宝饥饿而哭闹时,妈妈会跑过来温情地安抚他,一边喂奶一边念叨着:“宝贝饿了,妈妈知道了。”聪明的宝宝再饿了时,就会哭着告诉妈妈:“饿……奶……”宝宝渐渐学会了用支离破碎的语言和哭声呼唤妈妈,传递需求。妈妈脸上洋溢着喜悦,亲吻他,夸奖他,鼓励他,让宝宝觉得很欣喜,很自豪,他从妈妈的脸上读懂了对自己的理解和赞赏。

      随着宝宝不断成长,对于内心不断涌现的需要,他们的言语表达虽然词不达意,但也会断断续续地叙述了,当然时而也会因表述不清而焦急、哭泣。这时,妈妈平静、耐心地倾听着宝宝,不时地安抚宝宝:“宝贝,妈妈在认真听,慢慢说,不着急,哭会让我听不清楚……”宝宝望着气定神怡的妈妈,会慢慢停止哭泣,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

      人的表情往往携带着许多信息,同时表达着人的瞬息万变的情绪与感受。一个细心的妈妈会随时关注宝宝的情绪情感变化,让婴儿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被信任和被期待。

 

关注宝宝内心的自我——自体感

 

      宝宝由与妈妈的共生阶段,到渐渐分辨出自己的妈妈与陌生人的不同,然后才会分辨清楚自己和妈妈的不同,慢慢地,他们又会分辨出真实的自己与镜像影像的不同。

 

      2岁左右,宝宝在与人沟通中渐渐学会了说“不”,他会不顺从妈妈,不听使唤与招呼,他在抗拒,在和妈妈做“分离”。有时他又会悄悄向妈妈靠近,获取妈妈的注意,可一旦妈妈用手抱住他,他却推开妈妈的手,从她的怀中挣脱,并为这种挣脱感到喜悦与满足。他似乎需要更多的亲密,但又试图去控制这种亲密。此时的他们,依赖与独立在亲密与分离中冲突着。

 

共情建议:

 

      作为一个足够好的妈妈,要有较大的耐性,包容宝宝的行为,观察宝宝的需要,适度给予满足,让其在不断地与妈妈的疏离与亲密中,有充足的成长空间,让其体验信任、安全与自主。比如,刚刚下班的妈妈带着一身凉气,进屋先冲向正低头玩耍的宝宝,抱起宝宝又亲又吻,宝宝则目瞪口呆,甚至拼命挣扎。因为拥抱宝宝仅仅是妈妈此刻的需求,而不是宝宝的需要。而具有同细心的妈妈则会静静地观察玩耍的宝宝,待宝宝发现她,扑向她时,她再去温暖地迎合与拥抱宝宝,这样做,既尊重了宝宝的愿望又给了宝宝安全感。

 

作者:天津天空心理咨询专家 王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