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022-27830790

手机:15822952422

邮箱:skyxinli@vip.163.com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吴家窑1号路2号

子女教育

“好孩子”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发布于:2017-06-08 12:38:33 点击:2491次

人们总把“成绩优秀、老实听话、律己甚严、有进取心、自尊心较强”看作是好孩子。不可否认,“好孩子”的优势是较为明显的,而大多数“好孩子”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也比较强。但是近些年来发生在好孩子身上的悲剧却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很多心理测试的结果表明,不少成绩优秀的“好孩子”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自视甚高,过度压抑,信心缺乏,心境愁闷,易焦虑,不善交际,过度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等。湖北省教科院重点课题之一、已持续研究4年地武汉六中“好孩子”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显示,人们公认的“好孩子”中,近三成存在心理问题,超过12%的学生存在由极度发展成的“敌对情绪”,超过10%的人存在强迫症状。

“好孩子”的心理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的愿意,其中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一俊遮百丑”导致“好孩子”心理健康教育上的“真空”。教师的视线常常被所闻的“问题学生”牵引,而往往忽视了表现比较优秀、听话的孩子。另外,学校、家庭包括社会偏重智育,一学习成绩论成败,对好孩子的过度关注和溺爱又让他们产生太强的优越感,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变得骄横、自私自利,缺乏感恩之心,不懂得回报他人,对自己的社会定位缺乏清醒的认识,总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去思考问题,适应不了新的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因为长期生活在肯定与表扬的环境中,“好学生”变得特别敏感和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

另外,“好孩子”面临较大的压力,教师、家长、甚至是社会对他的期望值高,当其从封闭的环境走入开放环境后,如从中学走进大学,从大学走入社会,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家庭背景的重点反差、诱惑颇多的社会环境,极易造成心理失衡,产生诸如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此时,“好孩子”如不能调整心态去适应环境,日积月累就容易形成心理疾病,一旦外在刺激过大、自我调节时空,就会走向极端。

社会、学校、家庭应该高度重视“好孩子”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在专家们列举的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中,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养方式被列为首位,父母关系部和睦、家庭成员有不良嗜好,如酗酒、吸毒、赌博等,将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因而,建立与营造温馨、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重视孩子的情感需求,让孩子感受到爱、学会爱,这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饭后谈心,全家一日游,家庭联欢会等活动,给他们创造情绪表达的环境和机会,使其压力得到缓解,保持心态的平衡和心理健康。可以通过接触外界给予孩子的压力和紧张感,使其体会到生活的丰富与美好。教导孩子学会体谅他人,帮助他人,引导孩子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心理,遇事找朋友商量、帮忙,增强其面对挫折的承受力和处理情绪的能力。可以在可控的条件下放手,让“好孩子”在真实生活环境中调试自己、磨练自己。还可以针对他们成长期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专题辅导训练,重点培养“好孩子”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适应能力,增强耐挫能力。不要全权代劳,给他们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体验和探究那些心理状态,达到心理问题的预防、早期干预和治疗的效果。同事,学校还应通过系统的课堂指导,提高学生控制情绪、欣赏他人优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