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022-27830790

手机:15822952422

邮箱:skyxinli@vip.163.com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吴家窑1号路2号

职场心理

职业规划亲身案例

发布于:2017-06-08 12:38:33 点击:2565次
职业生涯的第一阶段——留校 
    本人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生人,像大部分同龄人一样,按部就班,小学、中学、大学,一步一步走来没多读一年也没少读一年,没跳级也没留级,唯一跟同班同学有所不同的是,大学毕业留校了,不是留校察看,而是留校任教。说起来也有点不可思议,直到大四上半学期结束,我都从来没有想过要当老师,脑海里甚至一丝类似的念头都没闪过,我只是在放寒假时随口跟父母说了我有留校的资格,因为留校的首要条件是——大学四年没有补考过,而我恰好是硕果仅存,为数不多的几个中的一员,没想到母亲立即鼓动我争取留校,因为她觉得大学老师毕竟是一个旱涝保收的铁饭碗。不过我当时倒并不很看重学校的稳定,而是觉得当了老师之后可能可以感受一番不一样的大学生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自己曾经走过的学生时代,这种体验不是一般人能经历的,就像我现在还时常跟同学、校友开玩笑道:“你们只不过在苏大当过学生,我可是在苏大当过老师的”。正是由于抱着这个念头,我接受了母亲的建议,大四下学期开学后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去埋头写简历,东奔西跑去人才市场找工作,而是开始了争取留校的准备,其实过程也很简单,抛开我是班长、学生党员、优秀毕业生,大学四年成绩一直班里排名第一,连年获得奖学金不说,单单只是因为往年留校的都是女生,如果男生想留校,只要符合那个大学四年期间没有补考的一条就足够了,所以我就顺理成章,当然也有点阴差阳错的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 
教师生活真的开始了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其实并不适合当老师,本来很羡慕老师在学期期末只要很轻松的出出卷子,监监考,然后就可以像学生一样享受假期。谁知监考的时间并不是那么容易打发的,2个小时的时间如果是在答题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但是站在讲台上监考就完全不一样了,尤其是大部分考试我只是做为班主任进行辅助监考,也不能通过看学生的答题状况来消磨一点时间。因为我当班主任的班级人数不足30人,所以被安排当了两个班的班主任,结果导致当年我的监考次数在整个苏大所有老师中是最多的(因为有监考费,领钱签字的时候发现自己排名第一)。这其实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因为我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也好,经验技能也好还都比较欠缺,毕竟从我的老师那里学来的东西就已经被自己“贪污”了一部分再传授出去的,而且又不是师范科班出身的,教学手段也不够专业,长此以往肯定要“误人子弟”。
职业生涯的第二阶段——打工
    在留校后的第二年,我就被同教研室的老师拉去加入了一个苏大工学院下属的三产性质的公司兼职做项目,开始从事自己所学专业同时也是兴趣所在的领域——软件项目开发。由于参与的项目都是比较大型的系统,所以在此期间我积累了不少关于架构设计、系统开发的经验,也培养了自己不断学习,自我学习的能力,于此同时正好把这些真实的项目经验应用到日常的教学中,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遗憾的是,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项目开发占用了我大量的时间,以至于到最后竟好像专职做项目,兼职当老师。那家公司在2000年的时候从学校剥离了出去,而我考虑再三,觉得做任何事情“脚踩两只船”都应该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所以我决定从学校离职,全身心的加入到自己喜欢的软件项目的研发工作之中。
职业生涯的第三阶段——创业
    时间到了2004年,苏州工业园区通过10年的发展,已经呈现出成为长三角地区主要制造业基地的态势,外资的引入已经开始超过江浙沪地区的龙头老大——上海,当然上海已经转型去发展金融服务业,这就导致制造业进一步的向苏州转移,外资的引入更加风起云涌。苏州产业的发展变迁可以说是中国产业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那就是从完全进口到引进制造,从引进制造到研发创造,相应的物流、餐饮、保安、保洁、班车等配套服务也发展起来了。这时我感觉到自己创业的机会到了,这些制造型企业除了有物流、后勤的服务需求之外,应该也有软件系统的服务要求,由于当时的校友很多就在这些制造型企业中,在跟他们的沟通过程中也证实了自己的想法。恰好一个在园区某大型制造型企业担任质量部经理的同学碰到了上升的瓶颈,也有自己创业的打算,我们一拍即合,合作成立了“苏州新锐软件有限公司”,主要做软件项目开发,兼做企业管理咨询。
     机会很快就来了,苏州工业园区某世界500强的大型汽车电子企业需要一套表面贴装设备生产线的物料电子拉动系统,虽然我之前的公司是做商业营销系统的,没接触过企业的制造系统,但是由于合作伙伴的制造业背景加上我已经具有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开发经验,我们报上去的方案比其他两家竞争对手(一家上海、一家北京)的方案都要完善详细和专业规范,我们很顺利的就拿到了这第一张订单,此事还曾经被《苏州日报》的“人物山海经”栏目报道过。接下来就很自然的开始了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的同样故事的不断上演,我们先后为园区的通讯设备制造企业、波音航空配套企业、电梯企业,无锡高新区的轮胎企业、常州的包装企业等制造型企业先后提供了相应的软件系统,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是世界500强的在华企业。我们也在持续的项目研发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拳头产品,现在已经拥有了20项软件著作权和19项软件产品证书,此外我们赖以成名的“新锐制造业精益生产管理系统软件”还获得了高新技术产品的认证,同时该项目还在2005年江苏省青年科技创业项目大赛上获奖,承担了2007年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获得了2008年度苏州市吴中区的科学技术进步奖和青年创业大赛的奖励,我本人也先后获得过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高层次人才项目资助,优秀人才奖,并被列入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计划。所有的这些荣誉当然源于我们自身的努力,同时也跟我们所在的创业园的扶持密不可分,正是在苏州市吴中国家科技创业园领导的关心,工作人员的热心下,我们成为了创业园的首家软件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我们现在还在积极争取承担更多更高级别的项目和获得更大的荣誉。
职业生涯的第四阶段——回归
    2年的项目做下来之后,我们开始思考下一步该如何走?向什么方向走?未来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做项目的确有优势,回报快,外资企业一般付款都比较及时,而且我们在积累了资金的同时,也积累了开发的经验和相应的人员,但是我们的项目都是为客户定制开发的,没法形成规模化效应,正因为各个公司对一些业务系统的需求千差万别,所以才有我们的生存空间,否则早就被一些大公司占据了市场份额,如一些有国家统一标准的、通用的系统,像财务软件或ERP系统都是被几家大公司把持了市场,所以我们项目更像是在大公司的夹缝中生存。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们决定要主动转型,把积累的资金、技术、经验和人员抽出一部分转做平台运营,至于做什么?我们也是经历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尝试,最终选定了我们现在运营的方向——职业生涯规划。
未完待续.转自一苇网